穴位名
中魁 zhōngkuí,出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》。
定位与取法
定位:在中指背侧近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。
取法:中指背侧靠近心脏端的指骨间关节中点处即是。
穴位解剖
穴下有皮肤、皮下组织。有桡、尺神经的指背神经和指背动脉分布。
作用与主治
主治:噎膈,呕吐,食欲不振,呃逆,鼻衄,牙痛(齿痛),白癜风等。
刺灸法
刺法:直刺0.2~0.3寸。
灸法:艾炷灸5~7壮。
按摩:打嗝、呕吐时,用力压按中魁穴,能疏通经络,通调三焦之气,降逆和胃,打嗝很快就能停止。
穴位配伍
配少商穴、太白穴、公孙穴、足三里穴、膈俞穴、心俞穴、胃俞穴、三焦俞穴、中脘穴、大肠俞穴治噎食不下。
配中脘穴、气海穴、支沟穴、足三里穴、照海穴、劳宫穴治反胃吐食。
文献摘要
《医经小学》:……中魁二穴,中指第二节尖,治反胃。
《针灸大成》:中魁二穴,在中指第二节骨尖,屈指得之。治五噎,反胃吐食,可灸七壮,宜泻之。
《外治寿世方》:鼻衄,用线扎紧手中指第二骨节弯曲之处即止。左流扎右,右流扎左,双流双扎,极效。
《中国针灸学》:中魁……灸三壮。主治食道狭窄、食欲减退、胃扩张、白癜风。
以上就是中魁穴的全部内容,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之用,切勿模仿及使用,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,身体不适时,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!
温馨提示:科普内容不能作为疾病治疗依据,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,根据个人情况科学治疗。
声明:本内容旨在传播知识,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。e-mail:239543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