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治疗小儿疳证,应当分为疳气证、疳积证和干疳证三种情况辩证治疗。
疳证是由于小儿饮食不当,或长时间慢性腹泻后出现脾胃受损,运化功能失常,饮食中的营养精微不能化生气血濡养全身而导致的一种疾病。表现为周身消瘦、虚弱、乏力,面色萎黄,毛发憔悴等。疳证一般分为疳气证、疳积证和干疳证三种,在治疗时应当辨证治疗。
(1)疳气证,为疾病的初期,病情较轻,表现为面色发黄、精神不振、稍显消瘦、食欲较差,大便或干或溏。治疗时应当以调和脾胃为主,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。
(2)疳积证,病机较疳气证复杂,除上述病因外,还有饮食或肠道寄生虫所致的积滞,表现为全身消瘦、腹部膨大,甚至可见到腹部青筋暴露,烦躁好动,有异食癖等。在治疗时,可选用肥儿丸治疗,有虫积者可先服疳积散,后服用肥儿丸治疗。
(3)干疳证,是疳证中最严重的一种,表现为全身皮包骨头、精神萎靡、头发枯黄、进食极少,容易并发口疮、肺炎等。在治疗时应以补养气血为主,可选用八珍汤加减治疗。
温馨提示:科普内容不能作为疾病治疗依据,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,根据个人情况科学治疗。
声明:本内容旨在传播知识,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。e-mail:239543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