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部穴位-尊龙人生就是博
-
夹承浆穴
夹承浆穴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定位:在面部承浆穴外侧约1寸之凹陷中。 主治:面神经麻痹、三叉神经痛、面肌痉挛。 操作方法:取仰靠坐或仰卧位,在承浆穴旁开1寸,地仓直下,颏孔附近取穴。针…
-
聚泉穴
穴位名 聚泉 jù quán,出《针灸大成》。 定位与取法 定位:在口腔内,当舌背正中缝的中点处。 取法:正坐,张口伸舌,舌背正中缝的中点处即是。 穴位解剖 穴下有舌粘膜、粘膜下疏…
-
承浆穴
穴位名 承浆chéngjiāng,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天池(《针灸甲乙经》),鬼市(《备急千金要方》),垂浆(《圣济总录》),悬浆(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)。承即承受,浆即水浆,此…
-
金津穴
穴位名 金津 jīnjīn,出《针灸大全》。 定位与取法 定位:在口腔内,当舌系带两侧静脉上,左为金津,右为玉液。 取法:伸出舌头,舌底面,系带左侧的静脉上即是。 穴位解剖 穴下有…
-
上迎香穴
穴位名 上迎香 shàng yíng xiāng,出《银海精微》 。别名鼻通、鼻穿、穿鼻。 定位与取法 定位:在面部,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,近鼻唇沟上端处。 取法:沿鼻侧鼻唇沟…
-
玉液穴
穴位名 玉液 yùyè,出《针灸大全》。 定位与取法 定位:在口腔内,当舌系带两侧静脉上,左为金津,右为玉液。 取法:伸出舌头,舌底面,系带右侧的静脉上即是。 穴位解剖 穴下有粘膜…
-
球后穴
穴位名 球后 qiúhòu,出《浙江中医杂志》。 定位与取法 定位:在面部,当眶下缘外四分之一与内四分之三交界处。 取法:把眼眶下缘分成4等份,外1/4处即是。 穴位解剖 穴下有皮…
-
内迎香穴
穴位名 内迎香 nèi yíng xiāng,出《肘后方》。 定位与取法 定位:在鼻孔内,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的黏膜处。 取法:正坐仰靠,在鼻孔内,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的黏膜处即是…
-
龈交穴
穴位名 龈交 yínjiāo,出《素问·气府论》。龈即齿龈,交即交会,此穴在上齿龈中缝,为督脉和任脉的交会处,故名龈交。 穴位经属 属督脉,是督脉、阳明的交会穴。 定位与取法 定位…
-
水沟穴
穴位名 水沟 shuigōu,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鬼宫、鬼市、鬼客厅。水即水液,沟即沟渠,此穴在人中沟,形似水沟,故名水沟。 穴位经属 属督脉,是督脉、手阳明大肠经、足阳明胃经的…
-
兑端穴
穴位名 兑端 duìduān,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兑骨(《针灸甲乙经》),唇上端(《针灸学》(南京))。兑指口,端即尖端,此穴在口部上唇尖端,故名兑端。 穴位经属 属督脉 定位与…
-
地仓穴
穴位名 地仓 dìcāng,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会维、胃维。地即土地,仓即粮仓,土生五谷,谷从口入,如进粮仓,此穴在口角之旁,故名地仓。 经属 属足阳明胃经,为阳蹻脉、手阳明大肠…
-
大迎穴
穴位名 大迎 dàyíng,出《灵枢·寒热病》。别名髓孔。古以下颔角前方之骨称“大迎骨”,穴当其处,故名大迎。 经属 属足阳明胃经。 定位与取法 定位:在下颌角前方,咬肌附着部的前…
-
四白穴
穴位名 四白sìbái,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四,数名,倍二为四。白,素色,有光明、洁白之义。四白,谓睛之上下左右皆露白,《易》所谓多白眼也。本穴在目下1寸,为上下左右四面,平白无饰、…
-
巨髎穴
穴位名 巨髎 jù1iáo,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巨,有大义。髎,有深孔之义。此穴在上颌与颧骨交接处的巨大缝隙处,故名巨髎。 经属 属足阳明胃经。为阳蹻脉、足阳明胃经之交会穴。 定位与…
-
颧髎穴
穴位名 颧髎quánliáo,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兑骨、权髎、兑端。颧,指颧骨。《黄帝内经素问·刺热》:“色荣颧骨,热病也。”王冰注:“颧骨,谓目下当外眦也。”髎,指骨空处。穴在…
-
口禾髎穴
穴位名 口禾髎kǒuhéliáo,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和窌、、长频、长髎、长颊、长顪。口指口部,禾指谷物,髎指骨隙,谷物从口入胃,穴在口旁骨隙中,故名口禾髎。 经属 属手阳明大肠…
-
本神穴
穴位名 本神 běnshén,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名解:本即根本,神即神志,此穴在前发际神庭旁,内为脑之所在,脑为元神之府,主神志,为人之根本,故名本神。 经属 属足少阳胆经。是足少…